简述广式腊肠的加工工艺及加工要点(广式腊肠煲仔饭)
广式腊肠绝密秘方
1、取切好的肥肉放入一半的白糖腌渍半小时。
2、把肥瘦肉混合加入剩下的白糖、盐白酒搅拌均匀
3、在开头的位置打一个死结,然后把肉馅灌进肠衣里灌好后的肠分成小结用绳子扎起来,隔天用牙签扎几个小孔用于排气
广味腊肠的做法与配料
1、腌制:制作广式腊肠,我们得分二个步骤,首先是将肥肉放入开水之中浸熟,拌上少量山西汾酒,埋入白糖之中(此法被称作“冰肉”,原因是肥肉腌透煮熟后呈透明,有如冰块而得名,且如此制法,可令肥肉不肥不腻),腌约1天后,用刀切成比黄豆稍大的肉粒;第二步是将瘦肉(最好是无皮猪肘肉)切成又好象黄豆大小的肉粒,调入精盐、白糖、生抽、山西汾酒和硝拌匀,腌约至少8小时。
2、风腊:待以上两种肉粒分别腌透后(如须令腊肉爽口,可将瘦肉先搅挞一番),放入同一钢盆之中,加入清水,借用漏斗的帮忙将肉水压入泡软的肠衣之中,以九成饱满务度,然后将两端肠衣打结,用针耙在肉肠上密插,以利疏气,再用麻绳每隔30厘米分为一段绑上,中段绑上水草,挂穿在竹杆上,先用炭火稍稍焙干,再放入通风处晾晒7天左右,以肉肠身硬为度。
广式小腊肠的做法
1、猪前腿肉5斤,红星二锅头100克,白糖125克,盐30克,生抽125克,红曲粉2克(不追求颜色可不加)
2、1,将肥肉切成粒状,把一半的白糖加进去腌制备用,我买的猪前腿肉是二八分肥瘦的,做出来的腊肠不会特别肥,要是喜欢肥肉多一些就买三七分的,或者可以多买一块肥肉加进去。
3、2,把瘦肉用绞肉机搅碎之后,倒入肥肉粒和其他配料。
4、3,不断地拌匀,最后腌制15分钟左右,等里面的糖和盐全部融化吸收,再拌匀一下就可以灌了。
5、4,肠衣先清洗干净,再放清水和2勺米酒浸泡,期间换2次水,大概浸泡1小时。
6、5,浸泡好的肠衣水龙头下灌入清水,一是为了清洗干净里面,二来可以检查一下肠衣的质量有没有大破口,以免灌的时候漏肉爆裂,肠衣一定要买好的,可以事半功倍,买到不好的灌起来真的会崩溃!
7、6,处理好的肠衣用灌肠神器装起来,把腌制好的肉馅灌入里面,灌好后用绳子扎起一段段,温水清洗干净表面,用牙签扎出气孔。
8、7,就可以晾晒起来了,城市不同农村,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晒一整天,我直接用一家晾阳台,上午的时候太阳很大能晒得到,4天就晒干了。
9、晒好的腊肠就可以收起来了,剪开小段,冷藏起来或者冷冻起来,吃的时候拿出来洗干净切片就可以啦。因为做得多,南方的天气又多回南天,防止放坏我都会分一部分用真空机抽真空装起来保存,这样装好了也可以送亲朋好友分享,特别方便哦!
广式腊肠和川味腊肠的区别
广式腊肠和川味腊肠是中国两种不同地区的传统腊肠,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原料:广式腊肠主要使用猪肉、瘦肉和肥肉,而川味腊肠则使用猪肉、猪肚、猪心、猪舌等多种内脏和瘦肉。
2.调料:广式腊肠的调料主要包括盐、糖、五香粉等,而川味腊肠则加入了花椒、辣椒、姜、蒜等多种调料,口感更为麻辣。
3.制作工艺:广式腊肠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,一般是将肉剁成细末后,加入调料拌匀,然后放入肠衣中晾晒而成。川味腊肠则需要经过多次腌制、晾晒和烟熏等复杂工艺,口感更为复杂。
4.风味:广式腊肠口感嫩滑、甜润,有一定的酒香味;川味腊肠口感麻辣、咸香,有较强的烟熏味和花椒味。
总的来说,广式腊肠和川味腊肠在原料、调料、制作工艺和风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,因此它们的口感和风味也不同。
广式腊肠配方
1、配方:以10公斤肉为例,要配上400克白糖,30克味精,200—300克白酒或黄酒,300—400克精盐,600克生姜榨出的汁。此外,还可以配上陈皮、丁香、八角、花椒、肉桂等各30克左右,外加20克硝水。料配好后,要用手反复搅拌,使肉和配料充分拌匀。间隔1小时左右,待配料入肉后便可以灌制。
2、做法:可用一只小漏斗,插进肠衣,一手捏紧,一手往下填肉料。必须灌一段,用手从上往下抹一段,让肉料挤紧些,消除空隙。要特别注意的是,手向下抹时,用力不要过猛,以防导致衣肠破裂。灌好的香肠需进行烘烤。要用砖头砌成一间高2米、长、宽各4米的简易烘房,里面放上3—4个煤火炉。然后,把灌好的香肠串在竹竿上(要注意香肠与香肠之间要有1.6厘米左右空隙)送进烘房烘烤。烘烤香肠,用火很讲究。先用文火慢熏,5、6个小时以后,再把炉火烧旺,用急火烘烤。烘烤约20个小时左右。香肠达到八成干时,再移到烘房外面晾晒。如果连续晴天,晾晒10—12天后,再移到室内风干,一般25天左右就行了。如果在晾晒香肠过程中,出阴雨天,还要把香肠拿到烘房里适当烘烤,再移入室内风干。这样,可以保持香肠的味道鲜美。
本文由学海独家原创,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